一线教师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工作(第205期)

发布单位:人员机构编辑:发布日期:2017/10/20浏览量:1314

衢州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培训项目预告(第205期) 

主题

一线教师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工作

主办单位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活动形式

讲座

面向人员

全校教师

活动时间

102714:00

活动地点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活动室

学时

2 学时

活动开办下限

40

 活动开办上限

100

活 动 简 介

   内容简介: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解剖楼的实验室里,二三十名学生环立在两座解剖台四周,他们屏住了呼吸,静静聆听着教师张黎声的讲解:“你们的学长、2012级研究生徐欣毅,身患白血病。在弥留之际,他要求将遗体捐赠给学校。他的母亲说,我把唯一的孩子交给学校,请善待他。”伴随着张黎声哽咽的声音,学生们的眼眶湿润了,他们对着解剖台上的“大体老师”集体默哀,之后开始解剖操作。

这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授张黎声的“人体解剖第一课”――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学会敬畏和尊重生命。在冰冷的解剖台上、刺鼻的福尔马林味里,张黎声把人体解剖学上成了一门有温度、有深度的“人生大课”。

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关注教学,更关注教育;关注学生“术”的精进,更关注他们“道”的升华。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张黎声教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好教书育人,必须要自身过硬,既要做学问,又要有品行。他用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格形象“春风化雨”般影响着学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

为强化我校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意识,使“课程思政”落到实处,促进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邀请张黎声教授来校作题为《一线教师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工作》讲座。

讲座主要内容:

一、中央高校思政工作和上海思政工作会议导向。

二、课程思政的概念。

三、课程思政实例简介――以人体解剖学为例 。

四、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工作 。

1. 课程思政的环节;

2. 如何设置课程思政目标;

3. 课程思政的与专业课程的融合问题;

4. 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

5. 容易出现的问题。

有兴趣参加本次活动的非助讲培养对象请于1025日前,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叶老师处报名,联系电话:8028731

要求2017-2018学年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对象原则上必须参加本次活动,如要请假,需写书面请假条,经二级学院(部、中心)分管领导签字后,加盖二级学院(部、中心)公章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存档。

 

专家简介:

张黎声,男,1957年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优秀教师,2016年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2017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从事教学和研究30多年,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论著3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10余本(册),主持上海市教委课题3项,校课题8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曾获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省级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最早认识到专业课程融入德育元素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全校性“课程思政”团队行为的高校,张黎声教授是该团队发起人和核心成员,“课程思政”成效显著,成功经验被众多高校借鉴、学习。